点赞!移民管理警察热心帮忙办理落户
群众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9月13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遮放镇居民陈某将一面写有“践行宗旨解民忧 感谢人民好警察”的锦旗送到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户拉边境派出所户籍办证大厅。 据了解,居民陈某五岁时,因其家庭变故后一直由外婆姚某抚养,由于当时对户口不
作者:解汝祥
编者:作者对邳州历史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并长期对邳州历史进行潜心研究,本文是作者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共分为八个部分讲述下邳大移民的史实,现奉献给广大网民,希望大家对邳州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并希望广大读者对文中的不同见解向《邳州文化》编辑部赐稿。
一、 有关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和内容:(一) 大槐树移民传说主要流传范围和相关信息;(二)枣林庄移民流传范围和实例;(三)河北枣强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和实例;(四) 山东老鹄巷移民流传范围和实例;(五) 其他移民传说;(六)大移民传说相同信息;(七)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演化过程。
二、 相关移民传说分析:(一)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分析;(二) 济宁兖州区安丘村是枣林庄移民发源地分析;(三) 河北省枣强县移民分析;(四) 山东老鹄巷移民分析。
三、 大移民传说相关构成要素:(一)大槐树移民传说构成要素;(二)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构成要素;(三)河北枣强移民传说构成要素;(四)山东老鸪巷移民传说构成要素。
四、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具备大移民发源地传说的所有要素.:(一)邳州及良璧概况;(二)邳州良璧具有大移民发源地所有信息。
五、良璧是大移民发源地论证:(一) 第一次下邳大移民,是黄河“夺泗入淮”造成的难民北上;(二)第二次下邳大移民是金国军队和“红袄军”战争造成难民南下 。
六、 下邳大移民有五种内涵。
七、 造成各地移民传说混乱的原因分析:(一) 移民时间集中在明初分析;(二) 移民来源地乱象分析;(三) 移民族谱可信度分析;
八、苏北鲁南是大移民发源地得到分子人类学成果验证。
序言
在江苏北部、山东中部和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中部以及河北南部,多年来流传着明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困扰着移民学专家和广大寻根者。很多寻根者多次到山西省洪洞县寻找传说的祖居地,却次次都是失望而归。许多研究移民历史的专家对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实性持否定态度,但又找不到真正移民源头。
在江淮大地流传的多是山东枣林庄移民和山东老鸪巷移民传说;山东中、北部则流传河北枣强移民传说;一些地方流传山东大槐树移民、河北大槐树移民传说。
以上大移民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移民发生背景一是黄河水灾,二是发生大规模战争。而各种移民传说都有交叉地名,极有可能是移民后裔记错了大移民发源地。
笔者通过对邳州市岔河镇良璧解氏始祖碣文研究发现,良璧解氏家族历史脉络清晰,而大槐树移民、山东枣林庄移民、河北枣强移民以及山东老鸪巷移民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真实大移民发源地在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古下邳城)。
本文主要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山东枣林庄移民、山东老鹄巷移民和河北枣强移民传说为重点进行探讨。
一、有关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和内容
(一)大槐树移民传说主要流传范围和相关信息
1、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范围。
互联网时代以前,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在江苏省北部、山东省中南部、安徽省中北部、河南省中东部以及河北省南部等地区,其流传范围主体在黄淮平原,如今流传范围更广泛。
2、大槐树移民传说流传内容。
(1)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内容大致如下。
传说明朝初年,因元末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全国大多数地方土地荒芜,有些地方“千里无人烟”,而山西因崇山峻岭阻隔并没有经历战争,也没有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山西人口众多,于是洪武皇帝迁徙山西百姓去往各地耕种农田。传说如有不愿意迁徙的百姓提前到洪洞县“燕屋”乡古寺附近大槐树下去登记,大槐树年代有说是唐代的,也有说是汉代的,共同点是三棵古槐树,槐树树荫遮地数亩;结果这是一个骗局,凡是来登记的百姓被捆绑双手强行迁走;有些人敲破锅碗,与家人各执碎片,以待日后相认;有些人在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以示都是大槐树走出来的人,传说所有洪洞县移民后裔小脚趾都是“瓣状甲”;由于古槐树高大,移民迁徙数里后再回头能看到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有的移民族谱记载移民发生地在洪洞县枣林庄大槐树;也有移民族谱记载迁出地是洪洞县老鸪巷大槐树。
(2)明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至少成为三百多年来汉民族集体的祖先记忆。“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也有人传说“问我祖先哪里来,山西洪洞燕子窝。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也有地方文献资料写作老鹳窝。
(3)许多移民后裔族谱记载移民原因是黄河改道造成的水灾以及“红蝇赶散”、“红虫吃人”。传说有一种红色苍蝇咬人,导致人们患传染病死亡,于是人们纷纷逃难;有的族谱把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记为“红虫吃人”,有的记载移民原因是“洪武赶散”。
(4)景大启与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关系。
景大启是清末洪洞县贾村人,光绪年间任山东曹州府(今山东济宁)观城厅典史,相当于观城县公安局长。在观城任满后被其同乡长山县知县刘子林聘为幕僚,后任茌平厅典史,宣统末年辞官回乡,民国初年任洪洞县商务总理。景大启将其在山东曹州府听闻的大槐树移民故事编撰成《古大槐树志》刊印发布,并于民国二年与刘子林一起筹集资金,在贾村明代大槐树附近建起茶室、牌坊等。民国五年其参与《洪洞县志》纂修,并大篇幅记载明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也就是说在景大启参与编修《洪洞县志》前,洪洞县地方志没有记载过大移民事 件。
3、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质疑。
(1)现代有人说“解手”一词来源于明初洪洞县移民。
其实“解手”一词早在宋元时代通俗小说里就出现了。比如,元代小说《错斩崔宁》中有:“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
(2)洪洞县移民后裔皆有瓣状甲。
传说洪洞县移民后裔小脚趾“瓣状甲”是因移民时被砍小脚趾而造成的遗传。按此逻辑,假如某人身体某一部位有外伤,那么其子孙后代出生时在同一位置也应有类似伤痕,该说法实属无稽之谈。瓣状甲不过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状,无性别差异,我国各地人群都会有。研究发现华夏子孙独有的三大遗传印记就是铲形门牙、内眦褶和瓣状甲,不能因为有瓣状甲就认定是洪洞县移民后裔。
(3)移民老家在大槐树老鸹窝。
传说移民老家在老鸹窝,只能是大移民发源地有类似“老鸹窝”发音的地名,不会是树上的鸟窝。尤其是离开数里能看到槐树上老鸹窝说法更是可笑,好像槐树上只有鸟窝一样。
(4)红虫吃人、红蝇赶散不可能与朱元璋移民政策有关联。
朱元璋参加领导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并取得胜利,在当时是得天时顺民心之大事,是汉民族赶跑蒙元贵族,对于汉族人来说是实现了两百多年夙愿。明政权建立后组织的十八次移民有主动要求迁徙的记载,因此,明初移民不会是传说的“红虫吃人”或“红蝇赶散”事件。
(5)在景大启任职曹州之前,洪洞县没有人知道“大槐树移民”,也没有地方志或本地人族谱有相关记载。景大启在曹州府听到的移民故事,又恰恰发生在他所在的贾村,具有明显造假痕迹,而贾村明代大槐树树龄约400年,与传说的明初大移民不会有关联,“唐槐二代”说法很牵强。
4、各地有代表性洪洞县移民传说举例。
(1)山东省菏泽市奋堆王《王氏谱序》记载:“始祖原籍山西洪洞县老鹳窝木查村。”移民祖居地名信息是老鹳窝。
(2)曹县大马王《王氏合谱》记载:“始祖原系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老鹳窝之民。”移民祖居地信息也是老鹳窝。
(3)河南省民权县《段氏历代世系姓考》载:“洪武三年,奉命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移民祖居地信息依然是老鹳窝。
(4)河南省内黄县邢固村《王氏祖碑》称:“山西洪洞枣林村,乃余家祖居也。”王氏移民祖居地名是洪洞县枣林村,这个村名与其他人记载的“枣林庄”类似。
(5)署乾隆五十八年的河南省太康县潭岗西村《赵氏墓碑》:“始祖讳太,始居山右,原籍洪洞县老鹳巷。”老鹳巷与老鹳窝应为同一地名。
(6)河南省洛阳市棘针庄有一顺治九年王姓墓碑碑文记载:“洛东西凹王氏乃三槐之裔派也,本出自山西洪洞大王庄之支。”移民祖居地出现大王庄,这个村庄名各地都有,重要信息是“三槐”。而三槐堂王氏记载其祖居地有三棵汉代槐树,那么移民发源地必然有三棵古槐树。
(二)枣林庄移民流传范围和实例
枣林庄移民主要流传在安徽省淮河两岸和河南东南部,包括安徽省凤阳、芜湖、利辛、寿县、霍丘、颍州、六安等市县。河南省鹿邑、淮滨、浚县等县也有类似传说。
1、安徽省濉溪县志记载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枣林庄迁民到本县,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称是山东枣林庄移民。
2、1988年利辛县地方志办公室曾组织过一次大型姓氏源流调查,调查中众口一词说法引人注目:大家都说祖先于明朝初年迁自山东,很多人说祖先来自山东枣林庄。
3、1989年编篡的《寿县志》记录了当地23个氏族,其中21个氏族说是明洪武年间迁入的,几乎所有记录都是来自山东枣林庄。
4、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田姓支系现存咸丰七年族谱记载:“先祖原居山东枣林庄。……先祖怀、贵临别故乡时,叔伯兄弟约定,凡我同宗,皆以三官庙为记。”
5、太和县龙口王氏有《王氏宗谱》一套六卷,记载王氏一族于明洪武初由山东枣林庄迁徙至太和。
6、阜阳市谢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庠生谢上略偕侄谢魁顶自山东枣林庄迁居太邑西北之李兴集谢老家武庙。
7、安徽省固镇县邹氏修于民国期间族谱记载:邹氏始迁祖明初由山东枣林庄迁徙到固镇和灵璧一带,并在族谱上记载有枣林庄“在临沂”等文字。
8、河南省鹿邑县《刘氏宗谱》载:“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明洪武二十年迁至河南归德府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褚崮堆村。”
9、鹿邑县李张氏族谱记载:“祖居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枣林庄金小庄,始祖李公,始祖母张氏,所生四子:长子明天,次子明喧,三子、四子不记其名。”
10、1996年8月,淮滨县郑氏家族根据雍正六年至光绪六年四次续修老谱而新修的《淮滨郑氏族谱》记载:“老谱郑二公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枣林庄,传至公元1342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年,兄弟二人贸易河南经商……”郑氏族谱的记载显示其移民早于元顺帝至正二年,不同于其他姓氏族谱记载的明初大移民。
11、浚县邢固村《王氏祖碑》称“山西洪洞县枣林村,乃余家祖居也”
12、周口市淮阳区张氏宗谱记载:“张氏原籍山西洪洞县枣林庄,始祖明初迁民于陈。相土选地择居于陈东南泥河店西张竹园村。”
以上1—7例列举的是流传在安徽境内的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7—12例列举的是流传在河南境内洪洞县枣林庄移民传说。
(三)河北枣强移民传说流传范围和实例
1、河北枣强移民传说流传范围。
在山东省济南、淄博、潍坊等地,有很多人自称其始迁祖是河北省枣强县移民,且迁徙时间集中于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在今天的章丘、寿光、博兴、惠民等县市该传说尤为突出。据说当时有多达35万人从“河北枣强”移民到山东中、北部。
2、河北枣强移民传说实例。
(1)据有关资料显示,章丘市的枣强移民村落占村落总数的36.5%,寿光市的枣强移民村落占村落总数的16%,博兴县枣强移民村落占61.5%,惠民县占到了84%,其他地区也有大量分布。
(2)在清末民初编篡的乡土志中也有一些来自河北枣强移民记载,如《长山县乡土志·氏族》收录的九个大姓中,有王氏、李氏等七个姓来自枣强,其中五个姓氏迁于洪武二年,一个姓氏迁于洪武四年,一姓迁于永乐四年。另一个大户刘姓,于洪武二年迁于枣强附近的宁津。只有徐氏来自江苏昆山,但时间也是洪武二年。
(3)《章丘县乡土志》记载在清末该县的七个大姓中,有五个宣称来自枣强。五个大姓中,焦氏、胡氏、高氏称迁徙于明初,谢姓声称迁于洪武二年,只有张氏称迁徙于金章宗承安四年。
(4)《广饶姓氏考》一书的移民情况:广饶县553个村庄社区,203个姓氏,其中从枣强县移民的涉及271个村,90个姓氏。又其中有17个村庄的某姓氏由山西或河南经枣强县中转后分发到广饶县;其余的254个村则记载从枣强迁出。
(四)山东老鹄巷移民流传范围和实例
1、在淮河两岸很多地区流传着山东老鹄巷移民传说。
山东老鹄巷(老鸪巷、老鸹巷、老鹳巷)移民传说流传地区主要在安徽中部和南部,安徽北部多流传洪洞县老鸹巷大槐树移民传说。
《颍上古今·民族书·各大族概况一览表》载:“调查整理了62姓,其中27姓来自山东,其次是福建、江苏、湖北和皖南徽州,土著者不多。”
《寿县志·姓氏》列举了16个大姓家族资料统计,其中于明初迁徙来的有11姓,这11姓中从山东迁来的6姓,河南的2姓,徽州、杭州、江西瓦肖坝的各1姓。
《颍上古今》和《寿县志》所载中,竟然没有一个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或枣林庄迁来的。
2、老鹄巷移民传说实例。
(1)寿县柴氏记载明洪武年间自山东济宁老鸪巷徙来;
(2)寿县瓦埠镇徐氏记载祖籍山东济宁老鸪巷;
(3)寿县迎河镇李氏记载祖籍山东济宁老鸪巷,明初徙寿县;
(4)寿州孙氏,郡号乐安,记载洪武初徙自山东济宁州老鹳塘;
(5)寿县开荒张家认为本族从山东老鸹巷迁徙到青莲张罗城定居;
(6)淮南《蔡氏宗谱》记载其始迁祖于明初,由山东老鸹巷调卫而来;
(7)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鲍姓自述其祖上夫妇二人于明初挑着两个孩子的笆斗,从山东老鸹巷迁来;
(8)淮南市凤台县石家湾与寿县石集石姓认为其祖上于山东兖州迁来;
(9)颍上县吴氏记载其始迁祖在明洪武六年或九年从山东老鸹巷调蕃颍上县;
(10)涡阳县新兴集一带张氏记载其祖上来自洪洞县老鸹巷大槐树,于洪武年间迁址龙庙北张老家;
(11)凤台县顾桥镇张氏也记载其始祖来自山西老鸹巷大槐树,兄弟五人携五家搬迁于此,老村有老井,有护村沟。
淮河南北流传两个截然不同的老鸹巷移民传说,一说老鸹巷在山东,一说老鸹巷在洪洞县,这两种移民传说必然有真有假。
(五)其他移民传说
除上述四种影响广泛移民传说外,还有河北大槐树移民传说、山东大槐树移民传说、河北老鸪巷移民传说、河北枣林庄移民传说等。
山东滕州解氏流传的是徐州燕屋乡大槐树移民传说;山西省襄桓县解氏流传的是山东大槐树移民传说。因解氏发源地在山西省临汾市解州镇,而襄桓县解氏却没有听说过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邳州市岔河镇良璧解氏,1994年前也传说始迁祖于明洪武初年从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移民而来。1994年清明为响应岔河乡政府号召,良璧解氏迁移祖坟用于扩建小学,在搬迁祖坟石碣过程中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刻满文字,于是邀请专业人士拓出碣文,从而揭开一段尘封近千年家史。解氏祖坟石碣立于明洪武四年,碣文记载解氏始迁祖名讳、来自洪同古邑、迁徙路线、淮阳军、立碑人名讳、后人百家、外迁三个将军名讳、良璧地理位置以及刻碣人王群智等重要信息。同时根据出土文物,确定解氏始迁祖生卒年代,推断始迁祖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迁来。
良璧解氏虽然是洪洞县解氏后裔,但洪武移民时已经在邳州定居三百五十余年,解氏是邳州原住民,不属于明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六)大移民传说相同信息
1、大槐树移民传说有枣林庄、老鹄巷、老鸹窝等信息;
2、老鹄巷移民传说有枣林庄、大槐树等信息;
3、枣林庄移民传说有老鹄巷、大槐树等信息。
洪洞县移民传说、山东老鸹巷移民传说、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竟然都有古槐树、枣林庄、老鹄巷,也与山东大槐树移民、河北大槐树移民、河北枣林庄移民传说有同样的地名信息,极有可能移民发源地在同一地方。
(七)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演化过程
笔者2019年走访安徽某地解氏,他们的说法具有代表性:“明朝洪武初年始迁祖奉旨到洪洞县大槐树领取移民路费,再迁徙到现居住地。领移民路费的地方叫‘燕屋’,燕子怎么可能有屋?所以那个地名应该叫‘燕窝’。离开数里路,回头看迁徙的家乡,只能看到大槐树上老鸪窝。”
此类移民传说是把“燕屋”猜测为“燕窝”,再延伸到老鸪窝的演变过程。
二、相关移民传说分析
(一)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分析
1、从山西洪洞县地理位置及其在山西省地位分析。
山西省洪洞县属临汾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山西境内有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与中条山脉,其境内崇山峻岭,交通艰难。太行山脉属断层山,势如刀削,猴子难于攀爬,山西各地移民很难牵着耕牛、拉着牛车随意进出洪洞县。
洪洞县地理位置不在山西移民必经之地,很难与大移民有关联。
洪洞县是明初平阳府下辖28县之一,既不是府衙又不是州治,并非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明朝廷移民路费及移民物资不可能存放在交通闭塞的洪洞县。全山西省移民到洪洞县领取移民路费没有可操作性,不符合常理,且根本做不到。
2、从地方志记载分析。
(1)洪洞县古地名信息,排除大移民可能性。
万历版洪洞县志载:“相传旧无城,至明正统十有四年,始奉文创筑土城。”明正统十四年为1449年,距明朝建立已经过去81年,洪洞县开始建造土城。那么,明初朝廷移民机构如何办公、移民物资存放地点、怎样组织实施百万民众,不是一句话可以解决的。“宋元以来,都图因时更易,国初洪洞都里旧四坊,统八图,遵教厢,四乡统十都,十都统九十八图。”然后具体记载有各都所统各图名称。在所发现的墓志、碑刻、家谱中,自称祖先来自洪洞县某具体地方的,都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地名。
(2)洪洞县地方志能够排除其大移民历史。
民国以前洪洞县志及本地族谱没有记载对外移民以及大规模难民外逃。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成为“真正故事”开启于民国二年,为景大启所编撰刊印,而其大槐树移民历史出现在民国六年《洪洞县志》中。
(3)明初洪洞县人口信息。
万历版《洪洞县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洪洞有11900户,92872人;永乐十年(1412年),有11592户,87775人;成化八年(1472年),有11448户,98240人。三次户口统计显示户均8—9人。传说移民政策是“四口之家留其一、六口之家留其二、八口之家留其三”,假如洪洞县真有大规模对外移民,那么在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后才开始的移民行动三年内,留守的洪洞县户均人数不会是八人以上。
(4)广济寺和大槐树记载分析。
按照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故事,古寺应该在古大槐树附近。明万历版《洪洞县志》载:“广济寺,在城北永安里,唐贞观二年建,节年被汾水侵塌,今改徙贾村北,官路西,寺名仍旧。”该记载证明广济寺原址在城北永安里,并不在贾村,也只字未提大槐树。顺治《洪洞县续志》与康熙《洪洞县续志》也没有记载大槐树、老鸹窝、枣林庄以及移民信息。而雍正《洪洞县志》记载广济寺条与万历志基本相同,唯后加一句小字:“即今北桥寺旧址。”说明广济寺最迟已在晚明以前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明初在广济寺旁有大槐树的话,那么大移民发源地应该在永安里,而永安里并没有古槐树;如果大槐树是在贾村,那么贾村应该有古寺,而现在的广济寺是明中期后从永安里迁徙的。既没有古槐树,又没有古寺的贾村不会是传说的大槐树移民发源地。
(5)洪洞县所属平阳府户籍资料记载,可以排除洪洞县大移民。
元至元三年(1337年)元朝户籍统计资料,元代洪洞县属晋宁路录事司,《元史》卷五十八载:“晋宁路,唐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晋宁路。户一十二万六百二十,口二十七万一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录事司有县六:临汾、襄陵、洪洞、浮山、汾西、岳阳。……”
明代洪洞县属平阳府,《明史》卷四十一载:“平阳府(元晋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改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东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
从以上正史记载可以看出,明代平阳府辖区比元代晋宁路范围缩小许多,至元三年(1337年)晋宁路(平阳路)只有270121人,因元末战乱,明洪武初年平阳府人数不会超过50万。洪洞县为平阳府28县之一,洪武元年人口应不足50000人,到洪武二十四年人口92872人,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4万余人。可见,明初洪洞县对外移民不是事实。
3、从明朝正史记载的历次移民分析。
通过查阅明代史籍,我们发现明朝移民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于1388年。洪武初年,朱元璋试图把京师迁到凤阳,开始建设凤阳,而凤阳只是县城,人口规模严重不足,因此四次迁徙人口充实凤阳。后来迁都计划遭到大臣们反对而没有实行,但是凤阳的都城建设没有停止,所以凤阳又被称为中都。这四次移民虽然不是当时国家战略,但根据历史事实,也被列入移民范畴。徐达北伐取得胜利后,迁徙燕山以北以及沙漠牧民到北平,实质是军屯,目的是巩固明朝廷北方防务,该类军屯也可以算作移民事件。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关于移民的建议是:“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亦。”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建议并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之后开始了山西大移民。而山西人口众多,却不是移民故事里传说那么夸张,山西真实人口少于山东,只是山西多山、少耕地,相对来说“民众”。《明太祖实录》一百四十卷有洪武十四年全国各省人口资料,其中山西省人口是4030454人,而山东省有5196715人,山西人口数占山东人口数的77.6%。
根据《明实录》和《明史》记载,明朝移民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止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四十七年,共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移民十次,建文年间移民一次,永乐年间移民七次。洪武年间移民四次到凤阳、四次为军屯(一次在大同,三次在北平),剩余两次迁徙方向具体;建文年间和永乐年间的移民去向全部是北平及其附近地区。
(1)第一次移民发生在1370年。
《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辛巳,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民无业者田临濠,给资、粮、牛、种,复三年。”据《明史》记载分析,洪武二年九月开始在凤阳建中都,凤阳属于临濠府,本次移民目的地应该是凤阳县。
《明史》卷七十七载:“其移徙者,明初,当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该记载表明第一次移民迁出地是苏、松、嘉、湖、杭,迁徙的对象是“民之无田者”,迁徙目的地是凤阳县。
(2)第二次移民约发生在1370后。
《明史》卷七十七载:“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结合徐达北伐结束于洪武二年十二月,移民时间应该在洪武三年后。移民来自燕山以北的边民,移民去向是北平附近的府卫,符合军屯特征。
(3)第三次移民发生在1371年或1372年。
《明史》卷七十七载:“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两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此次移民来自蒙古高原所在沙漠地区,迁徙目的地是北平。
(4)第四次移民发生在1373年。
《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山西真定即今河北省正定县,1373年的移民去向是凤阳。
(5)第五次移民时间大约在1373年后。
《明史》卷七十七载:“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该记载移民来源地应该还是苏、松、嘉、湖、杭等州贫民,移民目的地是凤阳。
(6)第六次移民发生在1376年。
《明太祖实录》卷一一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徙山西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本次移民来源地是河北正定县。
以上六次移民事件与山西省及洪洞县移民没有关联。
(7)第七次移民发生在1388年。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彰德即邯郸市武安市,临清即山东聊城,归德即济南市长清区,太康即河南周口市。
《明史》卷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泽州即晋城,在洪洞县东南。潞州即长治市,在洪洞县正东。泽州和潞州移民迁徙方向是往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以及东南方向的周口市,是不可能向西路过洪洞县的。
本次移民与平阳府及洪洞县没有关联。
(8)第八次移民发生在1392年。
《明史·太祖本纪》卷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率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东胜卫原是明初设置于托克托县地区的卫所,初设于洪武四年正月,洪武五年七月因军事上的失利被内迁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再次设置东胜左右卫,明洪武二十五年东胜卫在山西大同附近,故本次移民性质为军屯,军屯地点在大同及附近。
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本次军屯移民来源于平阳府有50400人,属于山西省内军屯,与其他省市移民并没有关联。
(9)第九次移民发生在1392年。
《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该记载表明山西省内自愿迁徙到河南、河北、山东七府的民户仅仅598户,本次移民人数占明初移民比例微不足道,并没有迁徙平阳府的移民。
(10)第十次移民发生在1395年。
《明太祖实录》卷二二六载:“(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本次移民属于军队在塞北屯田,与传说的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没有关联。
(11)第十一次移民发生在1402年。
《明史》卷五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洪武皇帝驾崩于1398年,本次移民行动实际发生于建文四年,建文帝执政四年历史被朱棣掩盖了。
《明史》卷七十七载:“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
《明太祖实录》卷十二下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遗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州府县。” 本次移民提到平阳府移民,但其去向是北平。
(12)第十二次移民发生在1403年。
《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载:“(永乐元年)八月,定罪于北京为民种田者,其于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平、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编成里甲……上悉从之。”本次移民事件是囚犯免于刑罚而到北平及附近种田。
(13)第十三次移民发生在1404年。
《明史·成祖本纪》卷六载:“(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载:“(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4)第十四次移民发生在1405年。
《明史·成祖本纪》卷六载:“(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载:“(永乐三年)九月,迁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5)第十五次移民发生在1407年。
《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载:“(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上林苑在北平附近。
(16)第十六次移民发生在1414年。
《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载:“(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穑,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者实之。”隆庆州即北京延庆县。
(17)第十七次移民发生在1416年。
《明史》卷七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保安州即今河北省涿鹿县。
《明太宗实录》卷一零三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18)第十八次移民发生在1417年。
《明太宗实录》卷一零六载:“(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上言:乞分丁于北平、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地,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乃免田租一年。”
从上述移民记录可以归纳出如下信息。
(1)十八次移民记录没有提及山西洪洞县移民,也没有提及山西移民到洪洞县领取移民路费。“大槐树百万移民”在山西洪洞县找不到蛛丝马迹。
(2)被移民者是没有田地的农民或是丁多田少的农民、遭受外敌骚扰的边民以及部分罪犯,迁往洪武皇帝老家凤阳、北平及其附近地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地,被迁徙者应该说是幸运的,不存在民间传说强制移民情行,还有主动要求移民的记载,因此,“洪武赶散”传说不是事实。
(3)十八次移民提及洪洞县所属平阳府五次,第一次是去大同军屯;其余四次移民去向都是北平,平阳府及其所辖洪洞县没有向其他地方移民。
(4)平阳府在山西省西南,山西历次移民目的地都是去往东南和东北方向,山西各州府移民不可能“反其道”来洪洞县领取路费。
4、从明朝户籍管理制度分析。
明朝初年为加强户籍管理和恢复农业生产,同时方便赋税征收,朝廷禁止民间人员迁徙。
《明史》载:“太祖藉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藉上户部,贴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凡逃户,明初督令还本藉复业,赐复一年。老弱不能归及不愿归者,令在所著藉,授田输赋。正统时,造逃户周知册,核其丁粮。凡流民,英宗令勘藉,编甲互保,属在所里长管辖之。设扶民佐贰官。归本者,劳徕安辑,给牛、种、口粮。又从河南、山西巡抚于谦言,免流民复业者税。”又载:“凡附藉者,正统时,老、疾、致仕、事故、官家属,离本藉千里者许收附,不及千里者发还。景泰中,令民藉者收附,军、匠、灶役冒民藉者发还。”
从该记载可以看出明初户籍管理相当严格,所有逃难户和流民即使在居住地有户籍,原籍在千里之内的除限制条件以外的必须发还原籍。所以,明朝建立后,地方各省之间也不会擅自迁移人口。
因此,流传各地的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不是事实。
(二)济宁兖州区安丘村是枣林庄移民发源地分析
1、兖州安丘村是移民发源地分析。
兖州现为济宁市兖州区,部分研究移民历史专家认为枣林庄移民发生地在兖州区北部的安丘村。传说该村为明鲁王后裔安丘王封地,据说该村曾经在康熙初年被称为枣林庄。该村处于丘陵地带,土地面积1441亩,人口约600人。该村地理位置偏僻,不在水陆交通要道,耕地很少,不可能有大量人口在该地繁衍生息或大量移民途经该村。尤其是移民后裔不可能未卜先知其康熙年间“枣林庄”地名,而其明代前“枣林庄”地名没有相关记载。
2、兖州地方志有关移民记载。
明嘉靖年间至清末编修的历次《兖州志》和《滋阳县志》都没有兖州枣林庄对外移民记载。相反,自明朝延续下来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明初有登州、莱州、青州三府移民到济宁。
枣林庄移民发源地在济宁市兖州区安丘村毫无历史依据。
(三)河北省枣强县移民分析
论证河北枣强移民发源地,必须明确“河北”和“枣强”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分清“河北”和河北省。
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发展于明清。元朝时期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明朝开国以后沿用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直到明太祖洪武九年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除京师、南京为明朝都城外,计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三个布政使司。京师(永乐十九年迁都顺天府改为京师)又称北直隶,南京在迁都北平后称南直隶。此即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为十五省,为明直辖地区的行政区划。
元明两朝不存在河北省,之前所谓的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不是现代意义的河南省和河北省。
因此,河北枣强移民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或“某河”以北,而不是特指河北省。
其次,要明确“枣强”概念。枣强可能是乡、村、渡口名称,可能是特定地名,也可能是枣树墙、枣林墙,不能特指枣强县。
1、从历史资料相关记载分析。
与大槐树移民到十九世纪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不同,枣强移民在明代已经被人提及。如明嘉靖年间户部员外郎李开先曾经指出:“章人由枣强徙居者,十常八九”。
我们查阅《明太宗实录》发现,在官方记载中移民的流向恰恰与之相反。永乐元年十二月,刑部尚书郭资等奏报:“真定枣强县民初复业,加以蝗灾,流殍者众。今天寒,祈遣人核实,以施赈济。”朱棣认为当地“民困如此,济之如当救焚拯溺,少缓即无及。”于是下令马上遣官赈济。朱棣的迅速反应间接证明当地确实破损严重,亟需休养生息。
《明太宗实录》又载:“(永乐七年)六月庚午,山东安丘县民邢义等言:‘本邑人稠地隘,无以自给,愿于冀州枣强占藉为民。’从之。曾命户部徙青州诸郡民之无业者居冀州,凡徙八百余户。”
这些记载证明明初的移民是从山东青州等郡迁徙百姓到冀州枣强县。可见,李开先所指的枣强移民发源地要么是错误的,要么另有“枣强”,该枣强不是河北省枣强县。
明嘉靖版和康熙版《枣强县志》均没有枣强县对外移民记载。
2、从户籍资料分析。
《元史·地理志》载,枣强在元代属中等县。至元三年元朝朝廷规定:“六千户者为上县,二千户以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结合真定路其他各县人口规模多为“下县”判断,元代枣强县户数仅仅超过二千户。
《真定府志》记载枣强县人口资料如下:洪武二十四年在册1352户,7731口;永乐十年,在册1953户,9847人。可见,无论是在元代还是明初,枣强县人口皆不及万人,其对外移民35万没有人口来源支撑。
3、明初大移民经枣强县中转可能性分析。
研究移民历史的专家认为枣强移民是山西移民中转来的,比如,曹树基教授在《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一文中指出,途经枣强是山西移民进入山东最便捷的通道,山西移民的巨大推动力对枣强地区的人口外移有重大影响。该观点认为山西有对山东大移民,并经过枣强县,从而带动枣强本地人外迁,而明代正史并没有相关记载。
李靖莉《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考述》一文,在肯定所谓枣强移民主要是山西移民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由枣强转迁黄河三角洲的移民可分为自愿转迁和政府分发两种。该观点与曹树基教授大同小异。
本人认为明初山西移民经由河北省枣强县中转山东北部不可信。明代相关历史记载山西移民去向是凤阳和北平,没有记载山西向山东东北部大规模移民,其向山东移民仅两次:都是到山东西部的聊城(临清、东昌),而且移民人数有限,山西移民到聊城不可能路过枣强县。
明初河南省是移民迁入区,所谓“河南移民”,应是“黄河以南”难民。
从史料记载分析,河北省枣强县移民到山东省北部是不存在的。
(四)山东老鹄巷移民分析
考证老鹄巷移民,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老鹄巷位置。
一核引领 多方共治 古浪县积极探索构建移民区社区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古浪县认真贯彻党中央“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战略部署,举全县之力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工程,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1.53万户6.24万人,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在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中,
1、要明确移民传说的兖州老鹄巷、济宁老鹄巷和山东老鹄巷是一回事。
《明一统志·卷二十三》载:“(兖州)金仍为兖州,复为泰宁军,又改泰定军。元初复为兖州,济宁路,本朝初因之,洪武中升为兖州府,领州四、县二十三。”其中二十三县中包括与邳州北部接壤的峄县、沂州和郯城县。《明一统志》又载:“兖州府:东至直隶淮安府赣榆县界,四百九十里;南至直隶徐州沛县界,一百五十里。”
根据该记载可以看出,兖州和济宁是交替使用行政区划名称。金代称兖州,元初也称兖州,后改济宁路。明洪武二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洪武十五年改济宁府为兖州。因此,兖州老鹄巷就是济宁老鹄巷,也是山东老鹄巷。
2、老鹄巷是西泇河方言称谓。
邳州与峄县、兰陵、郯城三县山水相连,西泇河、东泇河、沂河和武河是两省四县共同河流。其中西泇河发源于原峄县抱犊崮山,主河道流经兰陵县和邳州市。西泇河被当地村民称为老鹄巷河、老鹄河、老鸹河、老鹳河、乌龙江,地方志记载为瀛水、引水、武原水。老鹄是古代对天鹅的称谓,邳州方言中“巷”与“苍”同义,指“厉害”、“牛气”,引申为“多”,老鹄巷河指“天鹅众多的河”,该河原名鹄苍沟,是典籍记载徐偃王出生地。
《明史》卷四十一载:“峄,(兖州)府东南。元峄州,属益都路。洪武二年降为县,属济宁府,后来属。东南有柱子山,旧名葛峄山,氶水流其下。又北有君山,一名抱犊山,西泇水所出,东南流至三合村,有东泇水自沂水来会焉。又南合武河,彭、氶诸水注于泗,谓之泇口。……”泇口在良璧西南约20公里,该地理志记载西泇水发源于峄县抱犊山,其记载西泇河流经区域,把邳州境内的西泇河河段一并记录,只是为了体现该河道完整性,并非下游河道属于峄县。
《明史》记载峄县在洪武二年属济宁府,《明一统志》记载“洪武中升为兖州府”,则流经峄县、沂州的老鹄巷河必然被移民后裔认定在济宁、在兖州。
西泇河下游流经良璧西,在良璧东南与东泇河交汇,而今西泇河在泇河两岸依然被称为老鹄巷河。
《沂州府志》载:“西泇河出费县抱犊山下,东南流经兰山县界,由神峰山、城阳桥、作字里、老鸪巷,至朱家楼入邳境,下达泇口与东泇河水会”。抱犊崮山为峄县和费县的界山,兰山县是清代临沂县,该地方志记载与《明史》所载并不矛盾。
从该《沂州府志》可以看出,修志人把老鹄巷河误认为是一个地名,但该志明确“老鸪巷”在西泇河上,该“老鸪巷”其实是唐代老鹄巷桥所在位置。现老鹄巷大桥位于南桥镇大桥村318国道上,该桥南约500米处即是老鹄巷桥旧址。
3、考证老鹄巷移民,不能割裂老鹄巷河。
西泇河主河道全长约69公里,其中山东段河长39公里,邳州段河长30公里。
邳州在金国和元代属山东西路,金代邳州下辖兰陵县,金代兰陵县辖区相当于现在的枣庄市大部和兰陵县一部分。因此,不能刻板坚持老鹄巷(河)只是在兖州或只是在济宁,而否定邳州老鹄巷河。
三、大移民传说相关构成要素
(一)大槐树移民传说构成要素
1、移民发生地有三棵唐代或汉代古槐;
2、移民发生地有唐代或汉代古寺;
3、移民迁出地有发音为燕屋(燕窝)、老鹄窝(老鸪窝、老鸹窝、老鹳窝)、老鹄巷等地名;
4、移民发生地有枣林庄;
5、移民发生地有150万以上人口规模,或地处交通要道;
6、移民发生地原住民与山西洪洞县有关联;
7、有国家正史或地方志关于大移民记载。
(二)山东枣林庄移民传说构成要素
1、有枣林庄地名;
2、处在交通要道上;
3、该地有大移民历史记载;
4、移民时期属于兖州或济宁管辖。
(三)河北枣强移民传说构成要素
1、有“河北”和“枣强”地名;
2、处在交通要道上;
3、有超过35万人口;
4、有国家或地方志记载大移民信息。
(四)山东老鸪巷移民传说构成要素
1、移民发生地有老鸪巷地名;
2、移民发生地在山东、兖州、济宁辖区;
3、移民迁出地位于交通要道上;
4、有大移民历史记载。
综合上述移民信息,可以看出大槐树移民、山东老鹄巷移民和山东枣林庄移民的共同特点是移民发源地都有老鸪巷、枣林庄和大槐树,上述大移民发源地极有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同时河北枣强移民也可能发生在这一地方。
通过实地考察,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符合以上所有大移民传说构成要素。
四、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具备大移民发源地传说的所有要素
(一)邳州及良璧概况
1、邳州概况。
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20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第56位,户籍人口194万,为江苏省人口第二大县。邳州北部有三处国家级古人类文化遗址,分别是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戴庄镇刘林遗址和梁王城遗址,专家确定三处遗址为北辛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8400年之间,大墩子遗址是江苏文明发源地之一。
邳州古称下邳,是古徐州三城所在地。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设淮阳军,治下邳,属京东路。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地入金,为山东西路邳州。元太宗七年(1235年)地入元,为山东西路邳州。邳州在金元时期皆属山东西路,其中1221—1223年间是金国山东行省所在地。邳州在历史上和地理上与山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邳州西北与枣庄市台儿庄区(原峄县辖区)接壤,北与兰陵县连接,东北与郯城县为邻。邳州是“江苏北大门”,也是“山东南大门”,自古为南北交通枢纽所在。
咸丰版《邳州志》载:“其地北控齐鲁,南蔽江淮,西走梁宋,东俯朐海。魏晋以来为重镇,盖水陆之要冲,南北之襟喉。”
邳州境内北部有东西向山地丘陵,地势高亢;其他大部分为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海拔21—25米。邳州现属黄淮水系,沂水、西泇河、东泇河、武河、古泗水(京杭大运河、中运河)穿境而过,河湖纵横交错,水网密集,水运发达。
2、良璧概述。
良璧(邳)古称良成、下邳,现属邳州市岔河镇,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在邳州城区西北方向,良璧海拔29—31米,是邳州海拔较高村落之一。良璧(含1970年代分出石兰村)面积约2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0亩,现有人口12000余人。
良璧是西周以前徐州城所在地,春秋时期为良侯国,两汉时期是良成县,也是下邳国郡治所在地,即是《水经注》记载的下邳中城。两晋时期良璧是徐州刺史和兖州刺史所在地,唐宋时期地属氶县,金元时期良璧属山东西路,明清时期地属邳州偃武乡石兰社。现代交通出现之前良璧处于南北交通咽喉要道上。
《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十三陂遗址”指的就是良璧一带,十三陂之“陂”指“水边高地”,元明时期良璧村名是“良陂”,良璧是十三陂最南端古村。
《元和郡县志》载:“氶县界有陂十三所,皆贞观以来修立以灌田者。今沂、峄二州,仰泇、氶二水灌田,青、徐水利莫与为匹,皆十三陂之遗迹也。”良璧西有西泇河,东有宋沟和东泇河。良璧现有大量历代遗址、遗物。如:古槐树、唐贞观年间重建兴化寺遗址和汉代石羊等,良璧附近有众多古遗址,专家确定良璧村史超过6000年。
传说良璧曾有数十处庙宇道观,已经考证出位置的有:兴化寺、天齐庙、白衣庵、文昌阁、三官庙、三教堂、三圣堂、火神庙、关帝庙、观音庙、倒坐观音庙、东岳庙、贞姑奶奶庙、子孙堂、领官庙等十五处。一个村有如此众多庙宇存在,充分证明古代良璧人口众多,非常繁华。
(二)邳州良璧具有大移民发源地所有信息
邳州市岔河镇良璧符合上述大移民发源地所有信息。
1、良璧有三棵汉代槐树。
良璧有三棵汉代大槐树,其树冠遮荫面积约2500平方米,证实大移民传说古槐树树荫有数亩传言。
1970年代良璧的三棵古槐南北一字向分布,长约百余米,后被大队和供销社各砍伐一棵,目前仅存最北一棵(见附图2:良璧古槐)。根据邳州民间传说“下邳城有三棵汉代槐树”、“张飞常在古槐树下喝酒”、“良璧自有佛寺就有槐树”、“敬德打马看古槐”以及“唐代兴化寺是尉迟恭监造”等传说,确定其为汉代古槐。该树位于良璧内城北门里,现地表高于原地表约4米,现地表上槐树围长3.85米、高17.5米、树冠直径24米。
良璧原住民王氏“三槐堂”,佐证该村曾经存在三棵古槐。
2、良璧有汉代古寺及唐代重建兴化寺遗址。
下邳是中国佛教发源地,兴化寺是汉代浮屠祠名称。《后汉书》和《三国志》均记载下邳城南有东汉浮屠寺,其遗址在良璧村南。
《岔河镇志》载:“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在良璧东北隅重建兴化寺。”唐代重建石碑现存南京博物院,元至元十五年再建兴化院石碑现存邳州博物馆。
3、良璧在移民时期属邳州偃武乡。
偃武乡是元明清时期邳州四乡之一,偃武发音为“燕屋”,该发音导致移民后裔错误以为是“燕窝”。
4、良璧东南有枣林庄渡口。
良璧东南约2公里东泇河(汶河)上有枣林庄渡口,为古下邳城东南唯一渡口,渡口东三百米有古村枣林庄,原村落已不存在,其地名登记在岔河镇样墩村地籍资料上,现为基本农田。该遗址约七十亩,毁于1990年代“世行黄淮海开发项目”,该地曾是王氏居住地。
修于清同治二年邳州王氏宗谱记载:“始籍太原,原自前明中叶迁于下邳之枣林庄,有子八人……”邳州在明清时期行政区划名称是“邳州”,该宗谱不用“邳州之枣林庄”,却用“下邳之枣林庄”,而良璧正是历史上著名“下邳城”,证明修谱人沿用了古谱记载的老区划名称。因此,“下邳之枣林庄”指的就是“良璧的枣林庄”。
咸丰版《邳州志》载:“正德七年闰五月,刘六、刘七围邳州,都漕都御史张缙击败之。东海千户张瀛率锐卒杀其渠帅三人。六等遂从枣林渡邳奔河南。”黄河故道在现邳州城区,枣林庄在其西北,该记载证实邳州北部明代以前有枣林庄渡口。
5、良璧西有老鹄巷河,西北有老鹄巷桥。
咸丰版《邳州志》记载:“(偃武乡)石埠社在城西北,疃上社在其西,有礓石、涛沟二河,石兰社在城北少西。”该记载表明,现兰陵县南桥镇石埠村明清时期属于邳州,该村在良璧北偏东约十六公里,1950年代该地划为兰陵县管辖,其西北2公里西泇河上有唐代老鹄巷桥遗址。老鹄巷桥原名中济桥,始建于唐代,再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明代大桥毁于1947年。
1947年前,老鹄巷桥是老鹄巷河上最重要桥梁,大移民时期老鹄巷桥必然成为移民后裔记忆重点。
6、良璧沂河北岸有枣林墙。
良璧村北自古以来就有野生枣树林,像墙壁一样守护着沂河北岸,当地人称之为“河北枣墙”,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枣树林才被砍伐。时至今日,该地还会生长大量野枣树,一直困扰着承包地村民。
1194年黄河第四次改道邳州后,沂河下游部分河道也被黄河侵占,良璧村北的沂河被村民称之为“黄河”。
7、邳州人口规模符合大移民传说。
古代邳州是重镇,宋金对峙时期邳州下辖三县,曾经是山东行省所在地。
《宋史》卷八十五载:“淮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并以宿迁来属。崇宁户七万六千八百八十七,口一十五万四千一百三十。”
该记载显示北宋崇宁年间户均仅2人,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到如下记载:“太祖乾德元年……其丁口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据此可知从宋太祖以来,女性没有计入户口。按照中国古代家庭构成分析,一般是祖孙三代一起生活,以户均6口计算,推测出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邳州(含下邳、宿迁)人口超过46万人。
《金史》卷八十一载:“皇统二年,时邳州土贼啸聚,几二十万,蒲里特军三千,分为数队急功之,贼溃去。”从本次农民起义军规模和被镇压分析,当年的起义军没有组织性,也缺乏战斗力,必然是邳州当地农民。起义军人数接近20万,加之没有起义的老、弱、病、残、妇、幼、兵、商、士和地主阶层,邳州(含下邳、兰陵、宿迁)在1142年人口约120万人,20万户。
推测理由:一是金国统治时期邳州管辖范围增加了兰陵县,兰陵县在北宋崇宁年间是望县,约2.5万户,超过15万口。北宋崇宁年间包含兰陵县的邳州人口基数约10万户、60万人;二是四十年人口增长翻番,邳州人口达到约120万人,20万户(从1949年—1979年我国人口30年增长80%推测:四十年人口翻番只是保守估计,1979年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不具有可比性)。
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50年人口自然增长,邳州三县原住民保守估计约180万人,30万户。
8、良璧现住民解氏始迁祖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来自山西洪洞县。
良璧现住民解姓有4000多人,为该村第一大姓。解氏始迁祖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自洪洞县迁徙而来,至今约九百九十年。据解氏始迁祖石碣记载,解氏后人自第二世就有外迁。980多年来其后裔遍及全国各地,人口以百万计。古人记祖籍地都是记始迁祖来源地,解氏后裔会说“始祖来自洪洞县”。同时不排除与解氏始迁祖一起来邳州的洪洞籍其他姓氏后裔人口众多,影响范围更广泛。加之姻亲关系,后人以几何倍数增长,会有更多人说“始祖来自洪洞县”。
9、《金史》、咸丰版《邳州志》都有邳州大移民历史记载。
五、良璧是大移民发源地论证
历史上大槐树移民、老鹄巷移民、枣林庄移民以及河北枣强移民发生在宋金对峙时期以及元代。
邳州在金代经历过两次人口集中大迁徙,途经地点都是良璧,鉴于老鹄巷河、大槐树、偃武乡、河北枣强和枣林庄都在邳州良璧一带,而良璧是历史上著名下邳城,为便于表述,我们把上述移民统称为“下邳大移民”。
(一)第一次下邳大移民,是黄河“夺泗入淮”造成的难民北上
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后,淮河流域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泛滥之地。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水系发生重大变化,也给黄泛区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导致深受河水之害的苏北鲁南地区难民大量逃离故土、远走他乡,形成第一次下邳大移民。
通过史料分析,第一次移民时间段在1194年至1213年,移民来自金国统治时期黄河两岸的苏北鲁南地区。
本文仅以邳州历史资料为据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黄河决口史料记载。
《宋史·高宗纪》载:“建炎二年(1128年)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军。”《五行志》载:“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注梁山泊,复分为二。一合北清河入海,一合南清河入淮。”又载:“自建炎二年以后终金之世,率皆分支,南下徐、邳。迄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始改趋陈颖,经徐、邳凡百六十一年。”
结合黄河“夺淮入海”历史可以看出,1128年北宋名将杜冲决黄河水阻止金国军队造成的灾害只是暂时的,对邳州影响不是很大。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黄河水患开始于金明昌五年后。这是下邳大移民(实为难民)逃离家园的起始时间点。
2、邳州人口锐减史料记载。
《金史》卷二十五 志第六载:“邳州,中,刺史。宋淮阳军,贞祐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户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二。县三:下邳;兰陵;宿迁。”贞祐初年(1213年)户籍资料显示只有27232户,户数比金明昌五年减少约27万户、160余万人。
根据咸丰版《邳州志》记载:绍兴十年(1140年)宋金决战于邳州泇口镇,到贞祐初年(1213年)七十余年,邳州没有发生战争,除黄河水灾外,没有记载其他重大灾害,该时间段邳州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急速增长,1213年邳州人口锐减原因只能是黄河水患。因此,黄河改道邳州造成邳州难民逃离时间段为1194年到1213年,大概率在前五年中。
3、良璧附近金、元时期消失古村落佐证。
《岔河镇志》载,黄河改道后良璧附近消失古村落如下:台前庄,位于良璧兴化院东北2公里,始建于西汉,面积40亩;小台子,位于良璧兴化院东1公里,始建于西汉,面积25亩;谭王庄,位于天齐庙西,始建年代不详,面积30亩;无难庄,位于良璧东3公里,始建于隋初,面积50亩;皇甫村,位于兴化院西,始建于唐初,面积70亩。
这些古村落位于良璧古沂河两岸,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消失于金元时期。邳州其他地区受到的水害可想而知。
4、北上移民途经良璧沂河北岸枣林墙。
良璧村北古沂河上有登龙桥,黄河改道造成古沂河逐渐消失,该河道现在是基本农田,只有遗迹石桥窝,石桥窝地名记载在良璧十组村民地籍册上。良璧沂河北岸千百年来有一道野枣树形成的天然屏障,被称为“河北枣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砍伐时其长度超千米,枣树直径十多厘米。
《邳志补·物产》载:“酸枣,树小实酸……一名橪,《说文》:橪,酸小枣,丛生。邳多生于断岸荒芜,其仁入药。”酸枣树是丛生植物,其树干和枝条长满一寸多长硬刺,只要长成很难逾越,形成天然屏障,正如一堵墙壁。而其生命力特别强大,无论是刀砍和火烧,来年依然会茁壮成长,所以良璧人把这段枣墙称之为“枣强”。
1194年黄河改道邳州,先民们家园被黄河水摧毁,庄稼失收,田地被河水侵占,人们被迫逃离故土。逃离的路线就是从邳州各地沿官道北上,途经良璧大槐树、登龙桥,而沂河水面宽阔,只有沂河北岸枣墙为难民指明道路,防止人们跌落河水中,这段枣墙成为难民“救命墙”。
《邳州志》记载黄河决口后,邳州大部积水丈余,即平地积水三米多深。黄河之水由山东微山湖方向而来,东北有沂河、泗水、南有睢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每当水灾来临,东、西、南、三个方向皆是洪水,多数人选择向西北逃难,逃往地势高亢的山东中北部。
难民选择逃往山东另一原因是山东是最富裕地方,相当于现代长三角地区。《金史》卷一百十七载:“虽然,陛下必欲去归德,莫如权幸山东。山东富庶甲天下,臣略有其地,东连沂、海,西接徐、邳,南扼盱、楚,北控淄、齐。”
邳州地方志记载佐证良璧村北古沂河存在。咸丰版《邳州志》载:“贞祐三年红袄贼数万破邳州岗子崮,得船数百艘,将夸河为乱”。岗子崮指的是四户镇岗子村,该村在良璧东北约4公里的沂河上游。《岔河镇志》记载:1215年红袄军六万余人在良璧、岗子崮和楚墩一线与金军交战,大败金军,缴获战船七百余艘,并操练水兵,准备攻打邳州城区的金军。
古代向西北出邳州的通道就是从良璧去往老鹄巷桥,然后北上山东各地。黄河改道期间,每当洪水来临,邳州广大地区被洪水淹没,难民北上必然途经地势高亢的良璧。
上述章丘县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迁徙于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是真实可信的,与黄河改道难民北上年代相吻合。该族谱明显不同于其他姓氏族谱记载,恰恰反映河北枣强移民发生在黄河北岸。
几乎所有枣强移民后裔族谱记载有始迁祖来自明洪武二年和四年的直隶州。邳州在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五年期间一直是直隶州,而枣强县所属冀州是朱棣迁都北平后才升为直隶州,冀州作为直隶州比邳州晚五十余年。因此,二选一的话,移民后裔所谓“始祖来自洪武四年直隶州”只能是邳州,不会是冀州。明代并没有“河北省”,之所以传言河北枣强移民,不过是移民后裔把“黄河北岸枣墙”理解成“河北枣强县”。
黄河改道之时正是金国统治末期,之后政局动荡,宋、金、元战争不断以及“红袄军”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尤其是元末大乱,朝廷征讨四方,加之黄河水患、红巾军起义等,导致大量难民逃离家园。直至明朝建立,百废待兴,朝廷实行户籍登记制度,之前的难民取得合法户籍,有关地区才会有洪武初年大移民传说。结合部分移民传说是大槐树移民经由“枣强”中转,而良璧正是大槐树移民发源地,从而印证枣强移民来自邳州。
第一次下邳大移民造成邳州原住民减少约160余万人,户数由30万户减少到27232户。而在各地移民后裔族谱中记载该历史的很少,说明多数移民后裔族谱记载不符合历史事实。
(二)第二次下邳大移民是金国军队和“红袄军”战争造成难民南下
红袄军是指金代后期山东、河北等地农民起义军。十三世纪初,金的辖地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更加严重,山东、河北等地农民纷纷起来反抗。1214年春,起义军皆穿“红袄”,史称红袄军农民起义。传说起义军要求所有河北、山东农民都要参加起义军,对于不参加起义的农民实行“屠杀”,加之金国朝廷妖魔化起义军,导致大量河北、山东农民举家逃离,这就是传说的“红蝇赶散”、“红虫吃人”事件。
第二次下邳大移民经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河北和山东等地难民南下逃往淮河以南、河南等地。
该阶段红袄军进攻大金国取得阶段性胜利,显著特点是河北、山东等地难民南逃,在邳州表现为人口锐减,邳州户数由27232户减少到800户。
咸丰版《邳州志》载:“侯挚初名师尹,字莘卿,东阿人。明昌二年进士,宣宗南渡,迁行六部侍郎。贞祐三年拜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于河北。时红袄贼入临沂费县境,其众皆杨安、刘二祖散亡之余众及六万。贼首郝定称大汉皇帝,署百官。攻泰安、滕、兖、单诸州及莱芜、新泰十余县,又破邳州岗子堌,得船数百艘,将跨河为乱。挚以上闻,诏挚行省事于东平,率兵捕讨。兴定二年复行省于河北。挚言欲驻兵长清,连接泰安,介于东平益都之间。上恐分其兵粮,乃诏权移邳州行省。挚上言东平以东,累经残毁,至于邳、海尤甚。海之民户,曾不满百,而屯军五千,邳户仅及八百,军以万计,兵多而民不足,使萧何、刘晏复生,亦无所施。”
邳州在1213年民户27232户,人口约16万,到1218户数锐减到800户,约5000人。可见,红袄军与金国朝廷的战争是导致邳州黄患后剩余农户逃离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史料记载不难看出,本次大移民特点,先是1214年山东、河北各地难民南逃;再就是1215年红袄军攻打邳州,邳州百姓也加入逃难大军。1214—1215年是大批战争难民逃离时间,老鹄巷河以西的山东、河北难民经过老鹄巷桥,再沿官道南下到良璧,老鹄巷河以东的难民也会奔良璧而来。
良璧村内有两处善堂和兴化院、天齐庙等寺庙,必然作为朝廷安顿难民的处所。良璧有三棵粗大茂密古槐树给难民留下深刻印象,由于枣林庄渡口船少人多,难民必然在良璧停留数日,一旦有船可以渡河,难民们去往枣林庄渡口(见附图4:偃武乡良璧示意图)。通过枣林庄渡口,去往邳州腹地。邳州中部、南部有黄河,有的人渡过黄河,逃往南宋政权管辖的淮河以南;有的人向西逃往河南省方向。时间过去数百年,移民后裔只留下部分记忆,有的人记得是偃武乡老鹄巷河;有的人记得是偃武乡大槐树;有的人记得是山东大槐树;有的人记得是古寺庙;也有人记得是山东枣林庄。黄河在邳州中部、南部,而枣林庄和大槐树都在其北,也有移民后裔记记为河北枣林庄和河北大槐树。山东枣林庄就是河北枣林庄;良璧大槐树就是山东大槐树,也是河北大槐树,指的都是良璧三棵汉代古槐。徐州以及附近地区移民后裔对大槐树记忆深刻,才有了大槐树移民传说,这是该传说流传在以徐州为中心黄泛区的主要原因。
邳州在金国统治期间属山东西路,有的移民后裔把山东枣林庄深深印在脑海中,为寻根提供记忆密码。殊不知数百年后山东枣林庄划归江苏辖区,导致大量移民后裔无法寻根。
本阶段大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及山东,人口约数百万,其中包括曾经逃难到山东北部的邳州灾民,人员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经过邳州后分散到淮河以南和西迁。
2、第二阶段是金国朝廷把沂州民老幼尽数迁徙到邳州。
咸丰版《邳州志》载:“贞佑二年,山东、河北诸郡失守,唯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徐、邳、海数城仅存。”该记载表明1214年金国朝廷失去了山东、河北多数地方,而邳州等七城还处于金国朝廷控制范围。
《金史》卷一百八载:“兴定元年四月,济南、泰安、滕、兖等州土贼并起,肆行剽掠,(候)挚遣提控遥授棣州防御使完颜霆率兵讨之,前后斩首千余,招降伪元帅石花五、夏全余党壮士二万人,老幼五万口。”该记载表明1217年后,金国朝廷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金史》卷十五载:“(兴定二年四月)戊午,红袄贼犯徐、邳,行枢密院兵大破之。”该记载表明1218年红袄军再次攻打邳州。
《金史》卷十五载:“(兴定三年六月)丁亥,命防御使徒单福定等,帅所部义军与沂州民老幼尽徙于邳。……秋七月丁酉,籍邳、海等州义军及胁从归国而充军者,人给地三十亩,有力者五十亩,仍蠲差税,日支粮二升,号‘决胜军’。”
根据《金史》记载分析,1218年在邳州先民几乎逃尽情况下,金国朝廷在兴定三年(1219年)六月初六日把原沂州所有人以及归降的起义军迁徙到邳州。移民之后,七月份就把移民编入军籍,安置了他们的生活,给予了土地和口粮。这是严格意义的下邳大移民,移民来源于沂州,安置在邳州。
根据黄河水灾及邳州黄土层淤积分析,移民安置地点应该在良璧及附近。理由如下:良璧有古城,该城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良璧有几十处庙宇道观,能够容纳数万移民;邳州西北部多山地、丘陵,还有数十万亩耕地,且土壤肥沃,适宜移民在水灾期间生产生活;邳州南部多为湖水淹没,无法大量安置移民。
3、下邳大移民后裔再迁徙。
1219年下邳大移民以后,至明朝建立前,以良璧为中心的移民后裔繁衍生息150余年,期间因宋金战争、金元战争、元末战乱,也因自然灾害等原因,会有移民后裔回迁沂州,也会有更多人向附近人烟稀少、土地肥沃地区迁徙。因邳州有北宋时期迁徙的洪洞人后裔,且原住民拥有更高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从而影响广大沂州移民后裔也认为自己始迁祖来自洪洞县。而早期途经古下邳城迁徙的移民后裔则不受洪洞县移民传说影响,这是安徽淮河两岸流传两种截然不同移民传说的原因。
广大移民后裔传说的偃武乡、老鹄巷、三棵汉代大槐树、汉唐时期古庙、枣林庄渡口和河北枣墙都是真实存在的,都在古下邳城,它们是彼此印证的大移民信息。
因此,上述大移民发生在岔河镇良璧,以良璧为中心的苏北鲁南地区是北方大移民真正发源地。
4、邳州自古为移民迁徙目的地。
之所以良璧是大移民发源地中心,是因为良璧为古徐州城所在地,该地自古水陆交通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不仅本地人口众多,而且过境人数更多。
我们从历史记载中能够看出邳州自古为移民迁徙目的地。
《三国志·裴松之注》卷十载:“前讨徐州,威罚实行。【《曹瞒传》云: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该彭城指的是彭城郡辖区。
东汉末年,京师遭遇董卓叛乱,此时的难民“多依彭城间”,邳州泇口古镇为“彭城郡武原县”,其北5公里是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的徐州城(今梁王城遗址),该城西40公里是彭城郡傅阳县(侯塘)所在地。徐州城西古泗水自古为南北交通通道,自然会吸纳无数流民。而两汉时期徐州为全国最富庶地区,因此,古徐州成为难民主要迁徙目的地。
《后汉书》卷七十三载:“时董卓虽诛,而李傕、郭汜作乱关中。是时四方断绝,谦每遣使闲行,奉贡西京。诏迁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甚丰,流民多归之。”该记载表明徐州在东汉末年大乱之际依然是富庶之地,各地流民多归附到徐州。
1194年黄河第四次改道前,邳州沃野千里,农业先进,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一直是全国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人口聚集地区。黄河改道后,邳州成了“洪水走廊”,之后连年水灾,人民生活困苦,曾经富庶甲天下的古徐州成了难民发源地。
5、下邳大移民佐证。
全国各地有许多移民后裔族谱记载其始迁祖来自下邳。简单举例如下。
(1)修于康熙六年七月的山东省寿光县吴氏宗谱记载:“吴氏渊源系江南徐州,父老传云居乌龙江黑老鸹窝,巨族也。明初迁于寿光县,离城四十里。”该宗谱明确记载黑老鸹窝在徐州,而乌龙江是西泇河的古代称谓。
(2)安徽淮北余氏宗谱记载:“余氏于东汉初平元年(190年)避董卓之乱由下邳南渡,祖居地在下邳县城东十五里余村。”东汉时期下邳县在邳州梁王城遗址,其东十五里正是圯徐村,而余姓后人基因检测结果是002611下游,证明余姓与徐姓同源。
(3)苏南余姓宗谱记载:余姓在南宋时期由下邳迁至苏南,堂号为“下邳堂”。该记载表明苏南余姓是“下邳大移民”后裔。
各地移民后裔族谱记载来自下邳的还有许多,不再一一列举。
六、下邳大移民有五种内涵
由上述移民事件分析,大移民并非单纯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这么简单,往往有回迁,也有再次迁徙。总体来说,下邳大移民有下述五种不同内涵。
第一种内涵是黄河夺泗入淮造成难民北上,时间是1194年到1213年之间,移民来自邳州三县,人数超过百万,主要迁徙到山东和河北等地,相关移民传说是大槐树移民和河北枣强移民传说。
第二种内涵是红袄军战争造成河北、山东难民外逃,其中有大量之前邳州逃难到北方的难民,相关移民传说有大槐树移民、老鹄巷移民和枣林庄移民,该类移民后裔遍及南半个中国。
第三种内涵是指金国朝廷组织的沂州移民迁入邳州,这是严格意义的国家级大移民,移民后沂州人口为零,邳州成为金代末年苏北鲁南人口繁衍中心。
第四种内涵指的是金朝末期至明朝建立前,生活在邳州的移民后裔再次向周边地区迁徙,这是以邳州为中心的相关大移民。
第五种是伪移民,指的是不属于大移民范畴的本土人,却依照其他人说法也成了“大移民后裔”。
途经古下邳城的数次移民来源不一、去向不同,造成移民后裔记忆重点各不相同。但是老鹄巷—古槐树—枣林庄是移民迁徙旅途共同记忆。
许多难民后裔把始祖迁入时间确定为明朝初年,是因为明朝以前,朝廷严禁民间修谱立碑,只有朝廷和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编修家史。直到明朝建立,朝廷允许民间修谱立碑,这是各地民间能够见到明代石碑而很少见到宋元时期石碑的原因。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祖碑毁损,族谱失落,移民后裔很难掌握始祖迁徙完整信息,只能凭借部分信息修订族谱,导致族谱信息记录不完整、不准确。
许多移民宗谱记载移民时间是清初,证明清代以前沿着老鹄巷、大槐树和枣林庄的难民迁徙路线从来没有中断过。
动乱年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能够活下来已经是幸运的事情。等到移民后裔生逢盛世,从事族谱修订时,发现历代先祖信息基本没有,而民间专职修谱人趁机钻了空子,形成各地各具地方特色的相似族谱怪象。好在移民后裔拥有迁徙地记忆重点,为寻根问祖提供记忆密码。
总之,三棵古槐树、古寺庙、老鹄巷、枣林庄等信息都在邳州良璧村,加之邳州自古就是人类迁徙目的地、途经地,移民后裔寻根地在邳州一带,大范围在以邳州为中心的苏北鲁南地区。
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人在邳州附近找到自己的祖根。比如,安徽蚌埠的倪姓,依据枣林庄移民传说对接成功兰陵镇横山村倪氏(距离良璧不足30公里);江苏省睢宁县颜氏,依据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移民传说对接成功岔河镇颜家村颜氏;山东省滕州市解氏依据徐州燕屋大槐树移民传说,对接成功邳州良璧解氏;安徽阜阳邹氏,依照枣林庄移民传说对接成功良璧邹氏。
前文所列河南省洛东西凹王氏和山东省鱼台王氏明显就是邳州枣林庄“三槐堂”王氏一脉;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田姓支系,记载的山东枣林庄和三官庙都在良璧。
尤其是安徽省瓦埠徐氏记载祖籍山东济宁老鸪巷,而良璧是古徐州城所在地,是嬴姓徐氏发源地,瓦埠徐氏祖籍地描述的就是良璧。
写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至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的敦煌文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记载了唐代前下邳附近各姓望氏族,该记载为下邳大移民后裔寻根提供新的思路。其记载如下,徐州彭城郡出十二姓:刘、朱、到、徐、庄、宛、支、宋、政、龚、巢、幸;徐州兰陵郡出四姓:萧、缪、万俟、端木;泗州下邳郡出八姓:关、余、沈、邳、谷、国、皮、滑;沂州琅琊郡出十二姓:王、颜、诸葛、缪、胥、葛、艾、干、惠、畅、苻、¨;海州东海郡出十姓:徐、匡、戚、竹、喻、关、基毋、糜、楚、茅。
七、造成各地移民传说混乱的原因分析
(一)移民时间集中在明初分析
1、各地移民时间集中在明初,原因是明朝建立后百废待兴,洪武元年朝廷采取安民措施,各地流民纷纷取得户籍和耕地。
《明史·太祖二》载:“(洪武元年八月)壬申,以京师火,四方水旱,诏中书省集议便民事……避乱民复业者,听垦荒地,复三年。”该记载表明1368年朝廷出台政策鼓励因元末战乱逃难到各地的流民凡是从事实业、开垦荒地定居下来的,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该记载应该是各地族谱记载明初移民的真正原因,即所谓的明初移民不过是元末难民。
2、开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止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四十七年的明初大移民,是造成各地宗谱记载其始迁祖集中于明初的另一原因。实际情况是明初大移民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极少数,而且移民来源地、去向、迁徙人口等都有具体记载。
3、元代以前只有上层权贵、地主阶层才有权编修族谱,明朝建立后朝廷允许民间立碑修谱,普通百姓开始有了自家族谱。而明代之前的宗族信息很少有人能够记载准确,从而形成各地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移民来源地传说。
(二)移民来源地乱象分析
1、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各地各姓氏族谱记载始迁祖于洪武初年来自山西洪洞县、河北省枣强县、小云南和小四川等。本文已经分析洪洞县、枣强县并没有对山东移民,而小云南移民不过是下邳移民的另一种说法罢了。大移民时期邳州在山东省地理位置恰似云南省在国家版图的位置,因此被冠以“小云南移民”,事实上很多小云南移民后裔确定其始迁祖来自苏北。而小四川移民不过是小云南移民的另一版本罢了。
明朝建立前,山东是全国人口最多省份,并非民间族谱记载的所谓“千里无人烟”。
《明史·太祖卷二》载:“(洪武二年正月)庚戌,诏曰:‘朕淮右布衣,因天下乱,率众渡江,保民图治,今十有五年。荷天眷祐,悉皆勘定。用是命将北征,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该记载表明朱元璋抗元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东人民的后勤支持。这也体现了正史记载的山东人口众多,从而看出民间所谓的“洪武赶散”是臆造的。
“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与陈毅元帅说过的话有惊人相似之处:“淮海战役的胜利取决于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从红袄军起义造成河北、山东等地“千里无人烟”、“沂州民老幼尽徙于邳”,到“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这期间齐鲁人民从哪里来,尤其是洪武大移民政策实行前数年山东人口已经多达519万,显然不是“洪武移民”能够解释通的。
2、以邳州本地人族谱为例分析。
(1)良璧解氏族谱记载始迁祖于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平阳郡洪洞县迁徙而来。而立于洪武四年解氏祖坟石碣记载:洪武四年时良璧解氏有百家,前十二世人全都作古,同时刻记始迁祖是北宋时期来的本村,并刻有二世及三世外迁三位将军。可见,邳州解氏并非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而奉为至宝的族谱是多么不可信。
(2)良璧邹氏族谱同样记载邹氏始迁祖于明初由洪洞县迁来。多年来邳州邹氏派出多人多次到洪洞县寻根,结果是洪洞县邹姓只有几十人,且都是近年迁徙去的。
《中华邹氏宗谱》记载“邹氏为下邳圯上之邹。”良璧是下邳城,圯桥在良璧南7公里桥头村小沂水河上。“下邳圯上之邹”指的就是良璧邹氏,就是说良璧邹氏是邹忌后裔,邹氏在良璧定居超过2350年,他们反而成了明初洪洞县大槐树大移民后裔了,可见族谱之荒谬。
(3)邳州徐氏宗谱记载始祖迁徙地也是各有来源。而邳州是古徐州核心地区,古徐州三城分别位于良璧、圯徐(倚宿)和梁王城遗址。良璧是西周以前徐州城,是嬴姓发源地,也是徐姓祖根地;圯徐是《后汉书》记载徐偃王兵败迁都之地;梁王城遗址是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彼此印证的春秋时期徐州城。徐州三城一脉相承,证明古徐州在邳州西北。
嬴姓26氏祖根地也在邳州,分子人类学确定嬴姓基因序列是002611下游CTS6279。嬴姓后人只需检测族群基因,就会清楚自己始祖来源地。
邳州有大量姓氏族谱记载为明初洪洞县移民,而多数姓氏在邳州元代石碑刻记的捐款人名单里都能找到。
根据明清《邳州志》和明代《武职选薄》整理出来的明初正三品以上邳州籍将军有300多位,正三品以下军官人数更多,为数众多的邳州籍将军,证明明朝建立前邳州人口众多。明嘉靖版《邳州志》记载:“景泰三年,户五千八百四十八,口一十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四。”该记载表明明朝建立84年后,邳州有111784人,足见元末邳州人数有数万口。
邳州籍将军戍守在全国各地军卫,明初因军迁徙各地的邳州人后裔应该不在少数。
3、其他地方移民传说乱象分析。
(1)大槐树移民流传地区。
前文已经论证大槐树移民发源地各种传说都有,而其真正发源地在邳州良璧,尤其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影响广泛,大移民发源地良璧的原住民解姓及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家族,影响了其他人跟着人云亦云。
(2)老鹄巷移民流传地区。
由于方言发音不同,古代人们普遍是文盲,导致出现很多类似移民传说,如:老鸪窝、老鸹窝、老鹳窝、老鹳巷等移民传说,其实都是源自老鹄巷河。
老鹄巷河在兰陵县和邳州西北,移民时期该河属山东省辖区,该河上游元代为济宁路辖区,明代为兖州府辖区,而其下游属邳州。济宁老鹄巷、兖州老鹄巷、山东老鹄巷和邳州老鹄巷表述的不过是同一条河流。
(3)枣林庄移民流传地区。
三棵汉代槐树、汉代古庙、老鹄巷河都在良璧,确定流传各地的相关移民传说发源地在古下邳城,而枣林庄是文献记载的“下邳枣林庄渡口”,则山东枣林庄移民发源地必然在古下邳城。尤其是邳州310国道以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山东,该枣林庄必然被移民后裔记为“山东枣林庄”。而移民后裔有的去兖州寻找山岗上的“枣林庄”,有的去微山湖寻找湖水中的“枣林庄”,其认定的结论不过是自欺欺人。而枣连庄、枣林岗不过是枣林庄读音的演化罢了。
(4)河北枣强移民流传地区。
大槐树移民、枣林庄移民、老鹄巷移民发源地确定在邳州良璧,同样河北枣强移民发源地也在良璧,邳州不仅有黄河,而且有枣强。
同一移民事件行成各具地方特色移民传说,原因不外乎移民年代久远、移民家史记载不及时、行政区划改变、专业修谱人操作、文化水平限制以及封建家族特权等,从而造成各地移民传说各不相同。
(三)移民族谱可信度分析
民间修谱热开始于清初,距离大移民时期的金元时期时隔数百年,这样的宗谱真实性必然大打折扣。
康熙年间民间出现众多职业修谱人,他们编修家谱有固定模式,多数族谱不过是写上不同姓氏名讳罢了,这样的族谱没有多少历史价值。
八、苏北鲁南是大移民发源地得到分子人类学成果验证
古人类学、基因学、分子人类学的发展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各地人类迁徙源流问题。其中有许多研究成果验证了下邳大移民历史事件。
2013年10月复旦大学分子人类学国家实验室通过对Y染色体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有三个超级男性祖先,都属于O单倍群下的子群。他们的后代占了大约44%的汉族男性人口。其中,O3a1c(002611,F11)占16%,O3a2c1a(M117)占15%,O3a2c1*(M134,F444,F46)占13%。其中占比第一的就是古苏北人基因,专家推测为伯益家族遗传基因,这也与考古发掘和历史记载古徐国在邳州西北一致。
1、复旦大学严实博士检测了杭州本地人基因序列,检测结果是:杭州多数人群基因序列是O3a1c-002611,该基因序列在苏北分布最多,说明杭州人与苏北人高度同源。而历史上不存在杭州移民到苏北的历史事件,这就佐证流传各地的大移民发生在苏北。
2、南京本地人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42.4%以上,占比最多,证明南京土著人与苏北人基因高度同源,从而也佐证了下邳大移民历史。
3、2021年3月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组织的“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成果揭晓: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的研究入选其中。研究发现南方人群中的古南方人成分整体比例下降非常多,多到有些甚至以古北方成分占主导;而北方人群仍是以古北方人成分占主导。研究推测,在新石器时代至今,出现过黄河以北人群大规模向南迁徙,使得古北方人成分大量传播、扩散到南方,由此对南方人群产生显著的基因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南方人大多数来自北方,而处在南北交通咽喉要道的良璧在历史上是移民迁徙途中最重要迁徙地。东汉末年以来,尤其是五胡乱华、衣冠南渡、黄河改道、红袄军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导致大量北方难民南下,良璧所在的老鹄巷河、古槐树和枣林庄渡口必然成为移民后裔永远铭记的根。
综上所述,流传各地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山东枣林庄移民、山东老鹄巷移民、河北枣强移民、山东大槐树移民和河北大槐树移民等移民发源地在邳州市岔河镇良璧村。
下邳大移民历史自东汉末年至清代中后期,持续一千多年,而下邳大移民传说主要指第四次黄河改道后苏北鲁南人口大迁徙,以及红袄军起义造成的河北、山东难民南迁。
参考文献:
[1]《明史》、《明实录》
[2]《宋史》
[3]《金史》
[4]《元史》
[5]《邳州志》
[6]《洪洞县志》
[7]《兖州府志》
[8]《枣强县志》
移民咨询微信号:fczg336 或联系:whatsApp:+852 54843678 本文源自头条号:中外文化博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亿万富翁的太空竞赛,殖民主义的复兴?太空移民真的好吗?
十六世纪的欧洲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政治冲突、文化碰撞、社会变革充斥着整个社会!资本家利用技术进步和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对贫苦的地层人民实施剪羊毛。失去土地农民不得不进入城市,继续被资本家压榨。资本家为了财富的